2006年6月2日,星期五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鱼虾的“死亡网” 泄洪的“拦路虎”
北仑柴桥“母亲河”渔网缠身盼治理
余建文

  “我们这里的芦江河河道,被人布设了很多违禁渔网,不仅破坏生态,还影响泄洪呢。”前几天,笔者来到宁波北仑区柴桥街道,在热心的沃师傅的陪同下,沿着芦江河岸一路察看。
  芦江河水系的河流大多数都不宽,但绵延长达40多公里,被誉为柴桥街道的“母亲河”。在很多河段,河道中央都竖着毛竹竿,几乎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根。沃师傅说,差不多每根竹竿下面都埋着一张“地笼网”。说话间,他操起一根竹竿往水下扒拉,一会儿,一张五六米长的“地笼网”就浮出了水面,里面还传来鱼儿扑腾的声音。
  大小统吃的“地笼网”是渔业法规明文规定严禁使用的捕捞工具,但笔者在当地水芹村、芦江村沿河走了将近2公里,发现暗埋水底的“地笼网”有数十张之多,在其中一段100来米长的河道里,密匝匝布设了大小七八张“地笼网”。可以想象,来往鱼虾都难以逾越这一道道“生死线”。
  当地农户对河里的这些网意见可不小。路上,笔者碰到了水芹村村民林荣贤,他说,河里网太多了,不但把鱼虾抓没了,还招来水灾。去年夏天刮台风时,水草被渔网拦住堵住了桥洞,大水三天三夜后才退掉,淹了不少地。“再过些日子,汛期就要来了,这些违禁渔网要早点拆除干净才是呀。”不少村民希望有关部门采取措施。
  据柴桥街道负责农业事务的高镇宁副主任说,去年下半年街道对芦江河主要河道的拦鱼坝、“地笼网”进行了清理,眼下这些渔网是后来偷偷布设的。该街道党委书记顾惠良表示,他们准备投资1亿多元,对芦江河水系全面疏浚整修,还要搬迁河边的违章建筑,“保护柴桥‘母亲河’,我们责无旁贷。”